关灯
护眼
字体:

69.暴风骤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加朝廷的重大朝贺仪典,并不在这群议事的大臣王公之中。

    那些王公大臣、宗室亲贵的中间,分开了一条通道。

    元春顶着两侧的视线,缓步向前,向皇帝福了福:“臣一品尚医贾氏瀛洲,参见皇上!”因为有皇帝那道“只跪天地神佛仙灵”的旨意,她福一福就算是见礼了。

    “免礼!”皇帝开门见山地说,“请尚医过来,是因为江南发生水患,牵连甚广。众臣在商议赈灾之事时,朕想起来尚医所献医书中,曾说‘大灾之后须防大疫’。只是具体如何防大疫,已经记得不真切了,干脆就请尚医一同来议事,也好分说得明白些。”

    元春恍然大悟:这是自己的专业领域了。又有些忧心:江南发生水患了么?皇帝都说“牵连甚广”,想必真的很严重吧!

    她也不废话,直接说:“洪灾之后,第一需要防范的就是肠胃疫病,尤其是霍乱。若防疫做得不好,灾民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喝了不干净的水,就有病从口入、感染肠胃疫病的危险。霍乱是肠胃疫病中为祸最烈的,若是水灾之后霍乱疫情爆发,几千、几万人为此而死,也不足为奇。因此,灾后防疫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灾民能吃到干净未变质的食物,喝到干净的水。同时,便溺必须处理好,不能随意排放……”

    当下就有一声冷哼从人群中传来,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头冷声说:“尚医说得倒是轻巧,怕是没见过洪灾过后是什么情景吧?洪水过处,井毁河溢,房倒树倾,万千生民能不被大水卷走已属万幸,到哪里去找干净的水?”

    元春想:这倒是个问题!

    她前世那个世界,可以紧急调派干净的矿泉水过去;这些世界,这一条显然是行不通的!

    怎么办?她迅速思索了一下,说道:“大人言之有理。要在洪灾区找干净的水源的确不易。那么就可用应急的办法,一是接天上的雨水,这种水相对干净一些。若无雨水可接,那便尽量找干净一点的水,然后用澄净之法,将水中杂质滤掉一些。而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食物要煮透,水要煮沸,连碗筷汤勺等,也要用水煮过才能使用。这样,大部分肠胃疫病就可以防范了。”

    那个花白胡子的老头听元春所言确实是在想办法解决问题,脸色不由得缓和了一些,又问:用什么办法过滤水中杂质?什么都要煮过,没有那么多柴禾怎么办?

    元春简单说了自己知道的几个过滤之法,苦笑道:“至于柴禾不够的问题,该是诸位大人和赈灾官员去想办法吧?莫非这也要问我这个大夫?”

    那花白胡子的老头大约也觉得自己所言不当,咳嗽一声,便不言语了。

    元春又说:“其次,洪灾之后,难免有些遇难百姓和家畜的尸体泡在水里,时日一久,就会成为疫病之源。故而救灾官员,要尽可能地打捞遇难百姓尸体,及时安葬。淹死家畜家禽之类,也不能吃,而是要捞起来就地掩埋。第三,洪灾过后,难免蚊蝇老鼠滋生,它们都会传播一些比较严重的疫病,能灭则灭。第四……”

    她一口气说了N条灾后防疫知识,听得隆正皇帝和议事的众位王公大臣有些头晕眼花。

    隆正皇帝揉了揉额角,对元春说:“尚医还是把这些事写成条陈吧!朕派八百里加急,传谕灾区官民。来人,给贾尚医准备书案笔墨。”

    当即就有太监麻利地抬了一张小书案,一个小杌子,又奉上了文房四宝,放在一边。

    元春直接就坐在了书案之后,开始手书“条陈”。

    这是她第一次写这种东西,也难得管格式不格式了,掐头去尾,直接写了灾后防疫若干注意事项。

    她写这东西的时候,那边的王公大臣们便在商议如何赈灾,派谁去,调哪里的粮食等等,元春也没有细听。

    等她写好了,将尚未干透的纸呈递给皇帝时,人群中突然走出一个穿着郡王服饰的人,向着隆正皇帝行了一礼,声音洪亮地说:“父皇,儿臣提议:请一品尚医贾大人赴江南灾区,一则指导当地官员和百姓防疫,二则尚医医术无双,就算不能起死回生,也必能救活无数人命,必将有大功德于江南百姓、朝廷社稷!”

    元春霍然转身,看着他。

    我去!直郡王!

    这个提议让元春去江南灾区的直郡王,正是曾因军功被封为勇直亲王,后因设局陷害贾珍被拆穿而降为郡王的六皇子水霍!

    水霍转身面对元春,咄咄逼人地看着她:“不知道贾尚医,愿不愿意去呢?”

    他有些讽刺、有些不怀好意地笑了笑:“我听闻尚医曾对父皇说:自己虽是女流,但既得神仙传授的绝世医术,便当效法孙药王: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瞻前顾后!不自虑吉凶!亦不护惜身命!尚医有此宏愿,小王深感敬佩。如今江南百姓为水患所苦,受疫病威胁,尚医既然想效法孙药王,想必也不愿留在这京城繁华之地,对江南百姓之疾苦袖手旁观、置若罔闻吧?”

    我靠!水霍是想借着江南“水祸”之机,报当初那降位之仇吗?你讲点道理好不好?当初明明是你算计陷害贾家在先,怎么能怪贾家还击呢?

    元春在心里疯狂吐槽,一时有点不知如何应对!

    答应?可那是洪灾区啊!会有无数凶险等着她!躲过了天灾,还有人祸;躲过了人祸,或许还会有水霍的暗箭。谁知道她会遇到什么妖蛾子!

    不答应?那她一直以来保持的“济世救人、顾惜生命”的形象不就轰然垮塌了吗?她以前为了装X在皇帝面前背过的《大医精诚》,不就成了打脸的话了吗?不仅打自己的脸,还打了相信自己的皇帝的脸!这个后果,有点严重!所以说莫装X啊,装X被雷劈啊!

    去,还是不去?只有这两个选择。

    能在这里混的,谁都不是傻子,不会只听她的言而不观她的行。指望通过一些花言巧语蒙混过关是不可能的。

    而且,说实在的,她拿了朝廷的薪水、百姓的供奉,享受着尊崇的地位。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她也不忍心对江南的情况袖手旁观,否则她会过不去自己心里那道坎!

    上至隆正皇帝,下至众王公大臣,都注视着元春,想看看她有什么应对。

    水霄闭了闭眼,深深地暗叹一声,从队列中走出来,对着隆正皇帝深施一礼:“父皇,贾尚医的医术虽然卓绝,但她对朝廷、对社稷、对黎民百姓最大的价值,并不是到江南救几个百姓,而是为父皇、为天下百姓开万世之法。别的且不说,先说贾尚医已经献给父皇的那套医书,书已献了五六年,不知太医院的大人们领悟了多少?若尚医不幸殒命,这得自神仙的医术岂不要失传大半了?

    “据儿臣所知:贾尚医最近还制出了牛痘疫苗,据医书所载,种痘可抵抗天花。如今,父皇、母后和宫里的娘娘们都已种痘,可京城百姓、天下百姓还有许多人未种痘,还在谈天花色变。若贾尚医不幸殒命江南,这疫苗何人能制?何人能改进?这损失又有何人能弥补?指望太医院那些大人们吗?

    “父皇,贾尚医虽然心志清高,顾惜百姓生命。但孰轻孰重,父皇必定深知。贾瀛洲遇仙得授医术,乃是朝廷的‘祥瑞’。还请父皇三思而行,不要将‘祥瑞’送入险地!”

    元春看着水霄,心里有一点感动。他这时候站出来阻止自己去江南,想没想过是什么后果?

    “那江南的百姓,便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吗?!”水霍不等皇帝说什么,就无比义正辞严地大喝一声,微微冷笑着对水霄说,“十七弟,我听说这几年,你与贾尚医来往密切。你阻止贾尚医去江南,究竟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情呢?”

    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情?

    皇帝和众王公大臣,都盯着水霄,想看他如何回答。

    水霄微微一笑,对水霍说:“想必六皇兄忘了:小弟旧病未愈,至今不能近女色,府里连个妾侍通房也没有,又怎么可能与贾尚医有什么‘私情’呢?我阻止贾尚医去江南,自然是出于公心。”

    他这话一说出口。皇帝和众王公大臣都是神情各异,有要笑不笑的,有略带同情的,也有不动声色、若有所思的。

    水霍一时语塞,没有想到水霄这个参与夺嫡的皇子,会当众承认“旧病未愈、不能近女色”这样巨大的弱点。便道:“那江南的百姓呢?十七弟就不管他们的死活了吗?江南是朝廷财赋重地,此番遭灾,其损失已是难以估量。若朝廷对江南灾情处置不当,对江南百姓所受之苦不闻不问,江南必定元气大伤。将来,朝廷又有何面目去江南收税?”

    水霄似笑非笑地说:“既然六皇兄如此关心江南百姓,不如自动请缨,作个钦差大臣,去江南赈灾?先申明,贾尚医对江山社稷至关重要,绝不可以去江南涉险!”

    水霍环顾了一下周围的视线,哼了一声,勉强为自己找了个理由:“我是个武人,行军打仗我擅长,对赈灾的这些事儿……怕是力有不逮,不敢冒然请缨。十七弟曾在户部当差,对民政上的事应当很熟悉,为何也不请缨?”

    “我正要请缨!”水霄收敛了脸色的笑容,转身面对皇帝,郑重地拱手说,“父皇,儿臣请命:派儿臣为钦差大臣,巡视江南赈灾及防疫情况。请父皇放心,贾尚医所言防疫之法,儿臣必定全力推行!”

    元春看着水霄发呆:他这时候主动请缨去江南?!他傻了吧?不知道江南现在就是一个大坑、一个大水坑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