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麦穗的歌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炎炎的夏日,史秀辉送来了他即将出版的诗文集秋夜箫声的清样。

    我一边读着,一边回想着这几年与他交往的感触和印象。

    认识秀辉是在1999年夏季,寓居北京的作家郑炜回乡省亲,经郑炜介绍,我们便相识,继而成为好友。

    秀辉对文学的热爱不是偶然间形成的,在上小学期间,他就迷上了评书。放了学就坐在收音机前,听刘兰芳说杨家将、岳飞传,每每听得如醉如痴。

    上了高中后,他和几个文学爱好者一起组织成立了希望文学社,并创办了社刊。在课余时间,组稿、写稿、刻版、油印、装订、发行,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1990年在全国校园文学社社刊大赛中,他主编的社刊——希望荣获了三等奖。获奖的殊荣使他的创作热情更为高涨,同年,他的小说处女作山之子在南京市举办的全国校园文学作品大奖赛中获得了三等奖。1994年为了系统地学习文学理论,他参加了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的函授学习,在林斤澜、吴思敬、陈建功等名家的指导下,秀辉的创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在学院组织的作品大赛中,他的秋野、致海明威、远方消息三首诗获得了一等奖。同年,他的诗歌冬的最深的时候入选中国现代诗发展与研究一书。并逐渐在各级报刊发表作品,他的作品和他一起逐步走向成熟。

    闲暇时节,我们常邀三五文友一起驱车去羊流拜谒元代亳州太守徐琛墓,去石莱白马寺瞻仰树围有“七搂八拃一媳妇”之称的天下第二银杏树每次外出都有收获,秀辉总有一篇好的散文或诗歌问世。

    秀辉极具个性,极有情感,与他熟悉的人都知道,秀辉极易动情,且外露,这一切都出自他明净豁亮的内心。他坦诚,若是朋友托他办事,他又极为认真,且吃苦受累毫无怨言。人都说,他可靠。

    或许,这一切都是他多情多感的基础。

    让我们看一下诗人展现给我们的诗美的世界吧:“握住一束麦穗吧/握住一只只粗裂的手/丰收的意愿潜入我的情感深处/我们没有理由沿麦田而去/我们激荡的胸襟麦浪翻滚/土地如此辽阔/生存的活力暗香浮动/戴上你五月的花束吧 花的源头/正是我们终日守望的麦地”(歌唱麦穗)。诗人的诗情是由他深深地爱着的土地引发的,他对土地的爱恋,使他的诗,也具有了土地的深沉宽广,土地的博大精深。

    秀辉是从杞国故都的土地上走出来的青年作家,他深深地爱着脚下的土地,他投入了浓浓烈烈的感情去歌颂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在四月的泥土上/沿着我们的脚印/播下命运的种子/播下希望的种子/生命的光泽/把春天的面庞镀亮”(播种四月)亲切、自然、深刻。

    秋之联想为季节而战棉花地挂在墙上的铁锄路过果园等每一首诗,无不飘散着一股泥土的清香。这构成了他作品的独特的审美价值。他凭着良知和才气,营造了属于自己颇具风采的精神家园。“诗人创造出这种艺术境界,就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使读者可以从有限感知无限,得到一种意味无穷的美感。”(空山响流泉)

    秀辉的散文也都倾注了情感,尽管选择的是一个片段,一个侧面,一种感触,但“以一斑窥全豹”依然可见其特点和意蕴。有的亦不乏闪射出神韵风采。

    “秋日的黄昏很迷人,大地和山岭都被蒙上一层柔和温馨,神秘而诱人的色彩,让人忍不住要走出去,融入其中。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心中却想着一个静的世界——那座花园以及那方荷塘,在秋日的黄昏中该是静寂而幽深吧?”(秋荷)朴实的语言给人一种韵味无穷的美感。这使我想起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恰似秀辉,是永远的爱心把他的诗文燃烧得既朴实又深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