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0章 喜龙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听到了老道士的话,顿时纳闷了,整个人有点蒙圈。因为我在东北出生,东北成长,我们那片黑土地上,各种奇人异事、稀奇古怪的不少。老实说,我从来就没听说过,有啥“喜龙堂”之类的。

    还以为是这老道士,是因为口误说错话了,皱着眉头,盯着他,再三的追问他,到底说错没有?确定是“喜龙堂”不是“喜洋洋”?

    老道士摇了摇头,还吐槽我一句,别以为他没有看过“喜洋洋和灰太狼”。他说的就是喜龙堂,不是那只奇怪的羊。

    我再次发蒙,好奇的就追问大师,所谓的“喜龙堂”到底是啥玩意儿?

    说到这里,大师又进入了职业装比模式,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端起面前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他突然神秘一笑,反过来询问我,吃过包子没有?

    我翻了个白眼儿,说废话,那玩意儿谁没吃过?在东北上班的那会儿,早上为了赶时间,一般都是两个包子打发了事。

    老道士听到我这么说,更加的得意了,接着又问,“那你吃过包子,可知道包子是谁发明的不?”

    这特娘倒是给我问着了!多新鲜?我咋知道包子是谁发明的?我又不是面点师,研究它干啥啊?

    老道士看到我蒙圈的样子,得意的笑了,就指着我的胸口说,走点心!不要急躁,有些事情,不问咋会清楚。

    我涨红了脸,有求于人,咱还不敢发脾气。只好双手一抱拳,客客气气的对他说,洗耳恭听!

    老道士开口,直接说了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诸葛亮!

    我觉得丢了人,要找回面子,于是就带着一丝质问,询问他,这诸葛亮发明了包子,和您老说的“喜龙堂”有啥关系?这八竿子打不到一着去。

    老道士还是一副慢腾脾气,喝着茶,瞅着风。抿上一口,慢悠悠,他说了别急,你听我把故事说完,为啥诸葛亮要发明包子。他说一开始的包子和馒头,其实是分不清的。到后来,这成了一道家常面点,处于精细才将有馅儿的称为“包子”,没馅儿的称之“馒头”。

    最初的馒头,那可稀奇,大的没边儿,跟包子似的里面还带着馅儿。

    为啥呢?

    这故事还的说诸葛亮,大军出征去收拾野蛮人“孟获”说起。当然,七擒七纵咱就不说了,要说下去真得“咔咔”的掰扯个一天一夜了。

    就说诸葛亮利用“攻心计”,七擒七纵收拾了孟获,统一了蜀地之后。在蜀汉建兴三年(225年),他们出来已经很久,军队这就准备要班师回朝。大军行到泸水,忽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渡河的军队打翻了好多船,淹死了不少人。

    剩下的士兵一看,狂风大浪,这根本没法过去,谁要强制渡河,那就是用生命在搞笑。当即也不做停留,赶紧的回来。诸葛亮晓天理,当时赤壁不还借过东风么?

    他赶紧急急忙忙的过来一看,又是掐指算,又是焚香祷告上天的。可惜,无论用了啥招儿,就是察觉不出个所以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