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八章【大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巨鹿被围得苦,赵王歇可不想就这么歇了,塔不断派出使者去哀求楚怀王出兵相救。

    楚怀王,这阵儿看起来已经不像个放羊娃了,做事有了点“谋略”。不过他出的招儿,都是臭棋。他怕部下坐大,收了项羽和吕臣的兵权,自己直接统兵,收兵权本来没错儿,但当此用人之际,这样干也未免过早。

    他只给项羽一个空头的“长安侯”,项羽本来就怀恨在心,出兵救赵的时候,又偏偏任命不懂军事的宋义为上将军,让项羽和范增做宋义的副手。

    这种安排,完全是乱命,就是自己给自己添乱。

    宋义进兵到了安阳之后,也畏惧秦军,不再前进了,一呆就呆了46天。不管赵国使者怎么泣血来求,他就是按兵不动。

    这时节,正是死冷寒天,十几万义军冻得清鼻涕直流,宋义却毫不体恤。项羽忍无可忍,掂量了一下,觉得军心还是可利用的,就冲进宋义的大帐,一剑宰了这个怕死鬼,然后诈称奉楚怀王之命,将阴谋叛变的宋义就地正法。

    陈胜这一系的军人,个个都善于“矫王命”,好在士兵们都尊重项羽,拥戴项羽做了“假上将军”(代理上将军)。

    楚怀王听到消息,当然不满,但也只能认可,正式给了项羽指挥权。

    现在,是项羽来挑战不可一世的章邯了。

    项羽不愧是名将的后人,有胆有谋,他先派英布与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切断了章邯给王离送粮的粮道。

    巨鹿城下的王离大军一下子断了粮,顿生恐慌。项羽趁势率领全军渡河,要求士卒砸碎锅碗、烧掉军营、沉掉船只,每人只许带三日干粮,有进无退。

    英雄项羽,就这样留下了千古成语“破釜沉舟”。

    项羽大军一过漳河,首先就猛扑又累又饿的王离军。

    义军是没有退路了,不胜即死,于是个个没命地冲杀,以一当十,那气势远远超过了按首级多少立功的秦军。大概在此时,往昔灭国之恨、老怀王客死异邦之仇,都是义军决胜的信念。

    就这样一连九战,大楚义军杀声震天,摧枯拉朽。

    即使是从血海里踏过来的秦军,也从没见过这种阵势,终于不支,王离军折损了大部,章邯军则仓皇西逃。

    这是一场自春秋以来从未见过的恶战,在壁垒里作壁上观的各军,都吓得瑟瑟发抖。直至九战之后,王离军的残余被项羽军围在核心,各军这才开门助战。

    巨鹿一战,义军获完胜,生俘了秦军主帅王离,杀死秦将苏角,另一秦将涉间被迫自焚而死。

    项羽一战成名,威震天下。此时的她,不过才24岁!

    战后,项羽在辕门召见参战各军的将领,诸将都被项羽的气势吓坏了,膝行近前,没人敢仰视一下。

    自古英雄出少年,此话不假。

    巨鹿之战,彻底扭转了秦末战场的总体局势,决定了秦帝国最终的命运。此后,章邯虽然还能顽抗,但气数已尽。义军夺得天下,已在指顾之间。

    因此说,亡秦者,江东英豪项羽也。

    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好像都是些白胡子老头,历史都是由迂腐老者所书写的。其实不然,中国的古代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年轻人所创造、所推动的。

    秦始皇亲政时才21岁,就亲手灭嫪毐、除吕不韦,开始了统一六国的大业。

    项羽勇冠三军,破釜沉舟,打碎了秦帝国的脊梁骨,时年24岁。

    周、秦时代的风云巨变,难道不是年轻人创造的吗?

    章邯也被项羽的气势给镇住了,在巨鹿之南犹豫不决,与漳河之南的项羽军隔河对峙。也许他是在寻找战机,曾有几次向后移动。但是这一撤退,就有人打了小报告,秦二世很生气,派人前去斥责章邯惧战。

    章邯知道跟着来的有可能是什么,急忙派长吏司马欣赶回咸阳,向赵高说明情况。可是连等三日,赵高理也不理,显然已有不信任之意。司马欣怕被赵高整肃,就抄小路逃回河北,对章邯说:“赵高专权,大臣很难有作为。如果我们战胜,赵高必然嫉妒;如果我们战败,则不免一死。愿将军早做打算。”

    赵国的陈余也写信给章邯,点破章邯“有功亦诛,无功亦诛”的尴尬,劝其倒戈,也可参与分地为王。

    章邯进退无路,有所动摇,想与项羽议和,但没能谈成。此时项羽开始发动,接连大破秦军,章邯心理上终于撑不住,于秦二世三年的七月,在殷墟(今河南安阳)带领20万秦军投降了项羽。

    秦军主力,到此全部丧失,再无人可以阻挡义军开进咸阳的脚步了。

    就在十个月前宋义渡河救赵时,刘邦也受怀王之命,领一支义军向咸阳进发。原本怀王与众首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即:谁先打下关中,就封谁为关中王。这任务在当时看来有相当难度,项羽自告奋勇,愿与刘邦一起去,可是怀王考虑项羽的脾气太大,军队所过之处无不烧杀,所以没答应项羽,只让他随宋义走。

    就在宋义、项羽率援军去救赵的同一天,刘邦这一路,人数不足万人,也不声不响从彭城出发了。刘邦军辗转千里,与秦军数战,有胜有负,一路收拢陈胜、项梁的散卒,收纳了彭越等义军,最后滚成了几万大军,耗时近两年,终于打到老秦国的本土,攻破了武关(今陕西商南境内)。

    武关,原是秦国与楚国交界处的一处关隘。武关一破,咸阳便袒露无余。

    刘邦的进军,既不能说是避重就轻,也不能说是一路顺利。河北战场虽然减轻了他进军的压力,但一路上也有过几场硬仗。只是刘邦所部纪律严明,口碑甚好,所经之地大部分秦朝地方官都不战而降。

    再看秦二世这里,仍是对全国的情况不明。赵高在杀掉李斯后,曾向二世拍胸脯担保:“关东盗贼没什么大不了的。”

    等到巨鹿一战,秦军败亡,章邯投降后,赵高才感到不妙。他怕秦二世怪罪下来,砍他的脑袋,于是索性装病不朝。

    赵高不办公了,秦二世当然就知道了起义军的一些真相,大吃一惊,原来咸阳都要危险了!他连忙催促赵高抓紧严打盗贼。

    赵高更加惶恐,事情瞒不住了,怎么办?盗贼现在成了气候,连章邯都搞不定了,我赵高难道有三头六臂?

    在这种困境下,他应该怎么办?政治小人的思路往往很奇特——目前谁对他威胁最大,就先搞掉谁,其余的事再说。

    现在最迫近的威胁,就是二世,万一哪天这个昏君翻了脸,赵高的权力大厦一晚上就会崩塌。想到这儿,赵高坐卧不宁,召来女婿阎乐与弟弟赵成,商量干脆干掉二世算了。

    问题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