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六章【差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吞声。这样的会盟,连天子都不愿差人前往,晋侯又何苦自降身份呢?下官临行前,天子曾说,只要晋侯养好身子,天子会请晋侯主持天下诸侯的会盟。”

    “真的吗?”

    “天子亲口承诺。但也是要晋侯先养好身子……”姬孔朝里克使了个眼色。

    “太宰大人说得不错。君上还是先回绛城将养些时日,再作打算。何况,君上贵体欠安,夫人同世子也会担心的……”里克故意在“夫人”和“世子”上加重语气。

    一听“夫人”和“世子”两字,晋献公不禁抖了一下。虽说病痛缠身,可一说到奚齐,他仍很快清醒过来。“恐怕……也只有回去了……”他不甘地挤出最后几个字。

    离开行辕,里克和姬孔都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两人相视一笑,就在行辕门外别过。临行时,里克说:“还请大人再派几名医官。这次可必须查验仔细!”

    姬孔连连点头,说这次一定不会再有偏差。

    虽然不能保证不会再有刺客混入,可无论如何,晋侯都得活着回到绛城;哪怕只剩最后一口气。里克对此坚定不移。

    晋献公被刺的消息于十日后传入雍城大郑宫。那时秦穆公正在花园中舞剑,世子嬴罃由穆姬夫人陪着,认真地看着一招一式。

    内侍悄然来到,在穆公耳边低语几句。穆公收了剑势,把剑交给伺候的底下人。穆姬夫人也站起身,说了声告退,搀着嬴罃先回内堂去了。小嬴罃时不时回头张望,心想刚才好看的舞剑怎么会停了。不过他对武术并没有浓厚的兴趣,不像他的哥哥那样自小就喜欢舞刀弄枪。嬴罃只喜欢看别人舞剑,就像欣赏歌舞似的。每当别人练得满头大汗,或是出丑时,他就会乐不可支地大笑。

    姬夫人走后,秦穆公来到另一处偏厅。一名密探正在堂上等着,见穆公来了,赶紧跪倒在地。只隔了一会儿,西乞术也来了。

    密探报到:“君上,晋侯在王城遇到刺客。刺客先想引诱晋侯服用毒药,事情败露后,拒捕自刎。”

    “刺客生得什么模样?”

    “小人见着的,身高不过五尺。”

    穆公和西乞术互望一眼。

    “晋侯怎样了?”

    “只是受了惊吓。晋军在行刺后两日内便启程回国。”

    穆公摆摆手,让密探和内侍全都下去。偏厅内只剩他和西乞术两人。穆公疑惑重重地问:“他是李翁伯吗?”

    “微臣觉得是。从身高、外形看都像。而且吾兄精通医术,怎么看都像是他。”

    “快一年了,孤以为他早就远走高飞了……”穆公没料到竟会是这样的结局。无论是达成任务凯旋,或是因无从下手放弃计划,哪一个不都比这个结局来得好吗?行刺成败事小,陷李翁伯于不仁不义更让秦穆公内疚。

    “君上,人死不能复生。且吾兄为人忠义,他一定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

    几日后,晋侯遇刺的消息在众臣间不胫而走。然而,除了有关刺客外貌、手法的些许描述外,并没有更多细节。

    这日散朝,穆公退回内殿。不多时,嬴槊拽着西乞术闯了进来。穆公眉头一皱,挥挥手叫身旁的人退下。等人走了,嬴槊问:“君父,刺杀晋侯的人可是李壮士?!”

    “公子,您先别急。君上这么做……”西乞术帮着劝解。

    “君父,李壮士为人光明磊落,且有安邦定国的能耐。君父为何不留他为国效力,却让他白白去送死?”

    “公子,行刺一邦诸侯,需有通天彻地的能为,非是常人所能做得。”

    “那就要让李壮士去做?李壮士与将军称兄道弟,将军怎能眼看李壮士往火坑里跳?李壮士还有老母在堂,君父怎能陷他于不仁不义?”

    “吾兄遇难,君上比谁都难过。”

    “早知如此,当初何必派他去?”

    西乞术还想再说,却被穆公拦住。“槊儿说得不错,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派翁伯去……可是,换做是谁去,结果都是一样。”

    “哪为何非要刺杀晋侯?光明正大地就打不过他?”

    “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必须用。”穆公不得不在儿子面前表现得更勇敢。“等槊儿更有担当时,自然会明白。”

    “这等国家大事,儿臣不明白!儿臣只知道,令李壮士丧命是不仁,委派刺客是不义。此等不仁不义的事,恕儿臣不懂!”

    “孤是一国之君,孤自有见教。槊儿不必再过问此事。记住,此事只有吾君臣三人知道。”

    “君父!”

    “退下……”穆公克制着涌上心头的愤怒、懊悔和哀伤。

    余下几日,穆公的双眼浮肿,精神颓靡不振。他不爱和别人交谈,甚至有些怕光。透过他的内侍,姬夫人等得知穆公的食欲下降,一天只能吃此前一顿的饭量。他拒绝医官的问诊,却难得连着几日召见大、小巫祝。有几次,内寝竟摆起了法事。

    “君上是怎么了?”人人都这么问。

    “小人实在不知!”内侍都这么回答。

    这天退朝,穆公又唉声叹气地低头走在通往内寝的路上。他未发现身后跟着一个人,直到那人开口说话。

    “君上。”声音很轻,像是怕惊吓了穆公。

    “啊!”穆公仍是吓了一跳。“太史?!吓死孤了,吓死孤了!”

    太史赜重施一礼,道:“微臣罪该万死!”

    穆公连连抚摸心口。“太史有何事?”

    太史赜环顾左右,欲语又止。穆公明白其意,挥手叫内侍退下。

    “刺客李六是君上派的吗?”

    “太史在说什么胡话!”穆公故作镇定。

    太史赜像是已经从穆公的神情中读出答案,忽而忧伤地说:“君上,刺杀诸侯之事一旦败露,秦国可是会遭致灭顶之灾啊!”

    “此事荒谬至极,太史不必再说!”穆公一甩袍袖,转身想走。

    太史赜不依不饶地跟在身后,仍用极低沉的声音说:“君上自凭吊先王回来后就似变了个人,莫非……君上遭人胁迫?”

    “太史不必再说!”穆公逃也似地加紧脚步。走出不远,他突然收住脚步,转身问到:“太史,关于这件事,你如何记录?”

    “照实写,晋侯招人行刺未遂。”太史赜站在原地。

    “如此写妥当吗?后人观史,难道不会问凶手是谁?”

    “君上想说……”

    “天子和晋国的史官一定不会记录此事。秦国史书又何必多此一举?”

    “臣起码要留下壮士的名号!”为国捐躯,竟连真名都不能留下。

    “壮士即已捐躯,难道还在乎名号?”

    “真得不能写?”太史赜最后试探穆公。

    “多此一举!”穆公毫不退让。

    “前两日,臣已完成了记录,并由徒弟公孟誊抄在案。要改怕是万难。除非……”

    穆公听到了转机。

    “水火无情。”太史赜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当天下午,太史赜一家并徒弟公孟离开雍城。当天晚上,太史府遭遇离奇大火。家丁虽极力抢救,近日撰写的史稿仍烧成了灰烬。

    死士终于还是未留下一个名号。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