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七章【世子与太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知瑶为什么讨厌赵毋恤,史载不详,但知瑶应该看在赵鞅的面子上,不要为难赵毋恤,而这位晋国执政大人却狂妄的简直无以复加。在一次军前酒会上,知瑶灌了一肚子猫尿,大脑不听使唤的知瑶开始强行劝赵毋恤喝酒,赵毋恤稍有不满,知瑶甚至举起酒杯之类的东西去砸赵毋恤。

    赵毋恤是赵家的太子爷,身份同样贵重,在公开场合受这样的污辱,赵氏家臣们对知瑶的不知轻重极为不满,义愤填膺的要杀掉知瑶,替赵太子血耻。

    赵毋恤当然恨知瑶不给他面子,但此时是不能动晋国执政大臣的,否则必须会导致晋国目前相对平衡的权力格局崩溃,对赵氏来说并非有利。赵毋恤面色平静地告诉家臣们:“家主(赵鞅)之所以立我为赵氏嗣,就是因为我能忍!”

    这句话应该是当着知瑶的面说的,所以这自然被知瑶视为是赵毋恤对自己的挑衅。等到打败郑国,“取九邑”,回到绛都后,知瑶就跑到赵鞅面前说赵毋恤的坏话,甚至极为无理的干涉赵氏家政,要求赵鞅废掉赵毋恤。赵鞅当然没听知瑶的胡说八道,毋恤是他最优秀的儿子,赵家的香火全指望着毋恤,傻瓜才会听知瑶的。

    如果说赵毋恤之前对知瑶强行灌酒还只是心存不满的话,但知瑶这次要砸掉赵毋恤的饭碗,算是彻底得罪了赵毋恤。“毋恤由此怨知伯”,此次知、赵交恶,打下了十二年后知赵晋阳之战,并导致三家分晋的伏笔。

    除了赵毋恤之外,另一家大族的宗主韩康子韩虎也是知瑶狂妄凌人的受害者。按《国语.晋语九》的说法,知瑶欺侮韩虎是在伐郑取九邑之后,具体原因不详,同时受辱的还有韩虎家臣段规。但《韩非子.十过篇》却说是知瑶联合赵、魏、韩三家灭掉范氏、中行氏,瓜分其地之后的数年。

    知氏确实参与了灭范与中行氏的战争,但知、赵、韩、魏联盟的盟主却是赵简子赵鞅,何况当时在位的知氏家主是知瑶的祖父荀跞。公元前497年,魏襄子魏曼多和范昭子范吉射有私仇,二人已经积不相容,魏曼多联合荀跞、韩简子韩不信等人密谋废掉范吉射,改立范氏族人范皋夷。

    当年十一月,荀跞联合韩不信、魏曼多,并与晋定公姬午结成小团伙,共同进攻范氏与中行氏。七七八八之后,势力稍显单薄的范氏与中行氏根本架不住这群杀红了眼的虎狼,范氏宗主范吉射和中行氏宗主荀寅被晋人打跑,逃到朝歌避难。

    范氏和中行氏在晋国的失势,引发了一场国际上轰轰烈烈的营救范、中行的外交事件。春秋三大名君鲁定公姬宋、齐景公姜杵臼、卫灵公姬元,再加上屡被晋欺侮的郑声公姬胜,四国非常高调的组成反晋联盟,声言必欲救范氏与中行氏。

    在反晋四国中,齐国和卫国闹得最欢,一面给范氏和中行氏输送粮草,一面勾结晋国内部的范氏和中行氏的党羽,比如赵氏的别支邯郸氏,上窜下跳,好不威风。但问题是晋国是百年大国,实力远强于齐、卫,任凭姜杵臼和姬元使尽了吃奶的力气,也奈何晋人不得。最终,范氏和中行氏被知、赵、韩、魏联合吃掉,原来的晋国六卿格局,变成了四卿格局。

    韩非子说知瑶与赵国等盟友灭范与中行氏,应该指的是公元前458年,四个赢家瓜分了原来属于范氏和中行氏的封地。在这场内部火并中,知瑶并没有出过什么大力,但因为知氏实力最强,所以分到的脏款最多。发了横财的知瑶胃口越来越大,他开始插手晋公室的君位继承问题。

    因为晋出公姬凿对四家灭范、中行氏的行为极为不满,准备联络齐国和鲁国,讨伐不把晋公室当盘菜的四家大族。四卿虽然各有利益诉求,但大敌当前,他们还是组成了反晋联盟,将雄心万丈的姬凿踢出了晋国,轰到齐国当寓公去了。

    随后不久,又是由知瑶出面,改立晋昭公的曾孙姬骄为晋侯,就是晋哀公。此时的晋国,大局已完全被知瑶控制,《史记.晋世家》云:当是时,晋国政皆决知伯,晋哀公不得有所制。知伯遂有范、中行地,最强。赵国在三家分晋之前是有封地的,所以世子是可以称为太子的,有时也称为大子,赵简子就曾经废掉原太子赵伯鲁,改立赵毋恤为太子,史记上有明确的记载。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