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六章 朝堂争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设局抓此人,却全都一无所获,惹得城中富家人心惶惶。且这个盗贼每次作案的时间都十分的规律,午夜过一刻。而就在这一日的夜晚,刑部与廷尉府都接到了举报,称南安城东郊的一处小作坊的牌匾上,发现了盗贼留下的记号,怕是今晚便要入室抢劫。

    他们立即派人暗中将那个小作坊给紧密的看管起来,当天午夜刚过一刻,那个盗贼便如约而至,刑部的人立即派人去缉拿,然盗贼的功夫十分的高强,哪里是这些常年养在朝廷中的人所能逮捕的。

    盗贼盗取失败,刑部缉拿人也失败。

    然而,司帛却发现了这中间的问题,盗贼这些时日所劫持的,都是城中富甲一方的大富人家,可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小作坊,为何就能引起盗贼的注意呢?司帛立即联合刑部的人一起去查了小作坊,进去之后才发现这间小作坊明为是专门为那些打猎人所制作狩猎用的兵器,然其地底下却有一个极为大的密室,密室里面犹如江州府尹一般,藏匿的都是银子。

    一个小小的作坊,为何会有这么多的银子?司帛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却查到这家作坊的背后,隐藏的真正老板正是尚书令赵中来。

    他这几日因为江州这件事闹得这样大,有些担忧,便暗地里转移了这么些年所贪污的钱款,乞求蒙混过关。

    人证物证都齐全下,南安王暴怒,朝堂上当即下令将尚书令斩首示众,命在朝的官员在行刑之日,全部都入现场去观看!另外将尚书令府邸查封,其家中女眷全部没入宫中掖庭终身为奴。

    江州暴乱闹得如此的大,加上南安王此刻的暴怒,让朝堂上的另一方势力心中存了芥蒂,尚书令不是保不住,而是这个当口不能保。

    因为此次贪污赈灾钱款的不只是尚书令一人,若是再稍微的说了些不该说的话,谁能保证下一个下马的不是自己?是以在罪行下达的时刻,朝堂上一片寂静,没有半点的反对之声。

    因为南水北调的政策传入南安王朝,朝堂上一片呼声,有人提议南安王为身在江州的庸王殿下派些人手,去助他完成此番壮大的工程。

    可是,就在朝堂上有人针对高仙庸在江州的做法,一一细数,而后又一系列的引出高仙庸从前在战场上的事迹,以此希望南安王嘉奖高仙庸时,朝堂上终于有了质疑之声。

    他们为高仙庸安上了看似十分合理的罪责,私自挪用官银,蔑视朝堂,藐视王权。

    三条罪责扣下来,朝堂上有一霎那的寂静。

    其实,这个时候按理说太子一党的人不应该有所动作,因为尚书令刚刚舍去,而高仙庸的声望此时在百姓心中又十分的高,他们在高仙庸做出如此功绩时,只要稍微说出一些不利于高仙庸的话,在旁人看来,都觉得太子是故意的在打压。

    然而,朝堂上就有那么一些人,就这样傻呼呼的说了。

    果然,南安王未着只字片语,坐在高座上冷眼看着朝堂上分成的两派,在严肃威严的殿前争辩起来。

    争辩足足半个时辰,已由开始的为高仙庸定罪,而辩成了两位皇子此番赈灾谁的功劳最大。

    越争越不像话!

    不过,既然已经闹到了争功劳的地方,朝堂上有人冷笑出了声,然后便有人细数高仙庸这段时间在江州一带为百姓所做的贡献,修河坝,挖河道,不仅彻底的解决了往年洪灾的问题,且还顺带的解决了其余干旱的地区。

    那人又着重的提出了一点:“重眼前而轻长远。”他在朝堂上侃侃而谈高仙钰的赈灾之法,给后人带来的长远影响,眼前的利益或许是局限的,但是长远之策,却是流芳千古。

    与一个流芳千古的政策相比较下来,高仙钰灾前自拿俸禄之举,简直是渺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更何况此番赈灾自掏腰包的可不只他一人,连一向拮据的高仙庸,也捐了些银子。

    争辩到这里,胜负已经知晓。

    最后的结果,是南安王加封高仙庸为亲王,往后可以上朝听政。

    此次争论,高仙钰以全败告终,高仙钰心中十分的窝火,而就在这个时候,南安王又稍稍的提点了一下他:“你身为太子,是储君,有爱民之心,其情可嘉,可是在这些处理事情方面,还是要多多的向庸王学学。”

    多多向高仙庸学习?!这一句话,犹如一盆火油,将高仙钰心中那隐忍的怒火,全部都点燃。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